从全球股市大跌到董事长辞职潮,A股苦日子还有多久结束?
近两天全球股市开启了股市“跌”力赛,美股跌完了A股跌,A股跌完了欧股跌。暂且先不讨论A股下跌的惨状、原因以及未来走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股市近期的颓势也引发了一个心塞的现象:企业董事长纷纷辞职了。
受累于外围股市暴跌影响,11日,A股三大股指均创出调整新低,上证指数收跌5.22%,相继击穿2700点、2600点两大整数关口,盘中刷新近4年新低;深证成指下跌6.07%,创业板指下跌6.30%,双双续创4年多新低。
在A股暴跌的同时,尚普君发现了一个心塞的现象,国庆后董事长辞职的数量急剧增加,9、10、11三天连续8家公司发布董事长辞职的公告,今日艳阳国旅再次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据不完全统计,9月份49家企业发布了董事长辞职公告,而7、8两月数量分别是36和39。
图/wind
今年以来近400位上市公司董事长离职
据尚普君不完全统计,2017年董事会与高管发生变更的次数超过1万人,其中,董事会变更人数超过5人的上市公司有187家,合计1326人,高管变更超过5人的上市公司有115家,合计808人。
虽然2018年4季度才刚刚开始,但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有超过8000名董事高管离任,无论董事还是高管,离任人数均高于2017年,有近4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发生变更。
主板和中小企业板董事高管辞职人数排名前二十的上市公司
据中泰证券统计,截止到2018年10月10日,在房地产、建筑装饰行业,超40%的上市公司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超过去年。此外,公用事业、休闲服务行业也变化较大,离任人数占比分别为16%、26%。
在今年董事长变更的样本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达到40%。在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高于去年的样本中,民营企业占据60%;尤其在市值小于50亿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70%。
上市公司董事长辞职原因各异
根据所披露的公告情况,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职,是出于工作调动、换届选举、个人和家庭原因等常规理由,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出于特殊原因不得不离开,比如争权失败、失联甚至身陷囹圄等。
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在今年5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9月份天神娱乐公告朱晔辞职;今年1月,春兴精工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洁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7月也宣布辞职。
此前8月,九有股份董事长韩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刑事拘留,虽然韩越目前暂未辞职,但九有股份已由副董事长代理行权。如果韩越经调查罪名坐实,辞职只是早晚的事。
据中泰证券分析,某些上市公司董事长等高管频频离职的背后,可能存在“背黑锅”现象。在上市公司面临业绩回落、经营活动面临重大风险时,更换管理人员,成为公司寻找“替罪羊”的方式。
当然,不排除一些良心上市公司撤换旧部,让更优秀的管理人员上任,制定更明晰的发展规划,发挥管理才能,给公司带来正向作用。
四季度迎来限售解禁高峰
伴随着董监高“大换血”,不少上市公司呈现现金流不佳和财务杠杆上升的状况。
中泰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在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高于去年的样本中,经营现金流净额较一季度恶化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40%,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50%;资产负债率较一季度恶化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70%,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接近40%。
与上市公司董事高管辞职相对应的是,随着四季度迎来限售解禁高峰,企业套现的动力也将有所上升。今年12月,中小企业板将迎来全年解禁最高峰,主板也将迎来全年解禁规模次高峰。
而频频发生人员变更的上市公司往往面临业绩回落的压力。数据显示,在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高于去年的样本中,约一半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增速出现回落,亏损占比达到37%。
股市近期颓势雪上添霜
股市近期的颓势增强了企业董事长纷纷辞职的现象。各方人士欲哭无泪,对此评论称:如果没有2008年以来的强烈刺激,那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城投公司、房地产企业,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地产泡沫,那么民企的融资环境也不可能这么差。城投公司和房地产企业就像癌细胞一样,吸干了银行表内表外的信用资源和信用额度,民企只好转向P2P、非标、股权质押等高利率融资产品。而现在资金链断裂,民企不是违约就是卖身国企。
关键点在于股权质押。近期大盘表现不佳,部分个股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增加,其中不乏个别处于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股东出现被动减持。高比例质押公司中,尤其是大股东、实控人等重要股东将其股票悉数或接近全部质押的,股市的下跌意味着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控制权。
近日银禧科技、邦讯技术两家公司就因为股价下跌引发券商质权人对其进行被动减持。9月22日,邦讯技术公告显示,公司实控人张庆文及其一致行动人戴芙蓉所持公司股份首次出现被动减持。根据邦讯技术之前的公告,张庆文及其一致行动人戴芙蓉质押邦讯技术合计1.65亿股,已全部涉及违约处置,占两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98.06%,占邦讯技术总股本的51.71%。再向前看,还有著名的神雾深陷股权质押黑洞的风波。
大规模的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上市的子公司资质较强、母公司偏弱的情况下,股票下跌带来的保证金需求或者是解押带来的问题都将影响到母、子公司的信用风险暴露。
其实早已有部分公司意识到市场风险,纷纷通过降低质押率或者解除质押以控制风险。根据中证网报道,10月9日至10月10日,已有超过40家公司公告股东解除股份质押。但是整体上股权质押比例还是较大。根据中登公司数据,截至10月10日,市场质押股数达6361.86亿股,质押股数占总股本9.93%,质押市值为49060.51亿元。11日A股千股跌停,不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董事长辞去职务。
想当初,股权质押是非常受欢迎的, 2014年以来的牛市,直接带动了股权质押规模的不断增长,火爆的市场行情刺激企业透过质押来取得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2016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定增融资以及二级市场交易“寒冬”让所有企业家不禁感叹:”定增融资这么难,我可能上了假的新三板。”股权质押具有融资时间快、融资对象灵活、协议方式多样、不稀释股权、基本不影响股东权利等优点。不久股权质押又在新三板市场兴起,越来越多的银行、券商、资管机构、私募进场参与进来,也为新三板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资本活水。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灌的水。市场的持续低迷,叠加降杠杆大背景下股权质押和资管新规的出台,对上市公司总体股权质押比例开始限制,同时限制了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股权质押市场的通道,导致了股权质押风险再次成为市场的关注点。
股权质押风险让券商的日子也很难过,近两个月以来,越来越多的券商陷入股权质押违约纠纷,涉及金额逾30亿元。今年6月20日刚刚登陆A股的中信建投9月26日一口气披露了四起诉讼、仲裁事项。其中仲裁事项全部为股权质押踩雷。此外,中信建投后续能否追回损失面临重重风险。
券商的股权质押业务在明显收缩。有些券商已经停止创业板的股权质押。‘两高一剩’和房地产行业公司股票基本不做,主要做存量业务。